- 繁體中文
- English
文: 葉思雅姑娘 (輔導組 心理輔導員)
最近有年輕人問我,可否分享一下「自毀急救法」。她說真係好多人,忍不住傷害自己,便在google search搜尋自救方法。
老實講,share幾張「懶人包」不困難,這些tips在外國網站也有,反而年輕人的問題,令我審視一下什麼是「自毀」?「自毀」本身係咩心理機制?它有沒有一個程序?
一談及「自毀」,大家可能即刻聯想到界手、自殘,甚或自殺,這些都是身體上的。「自毀」,有時也可以係關係上或心理上的,例如拒絕做自己喜歡的事、不斷責備自己、破壞一段關係、毀掉自己的工作機會等。「自毀」聽來令人感到可怕,但其實這部分的心理傾向,在大部分人的心靈世界也存在着,只是或多或少而已。
許多人也有自暴自棄過,而「自毀」其實也有其存在意義。當一個人害怕再面對失望,害怕失去,害怕再受傷害,為了逃避這份失控感,倒不如由自己親手毀掉自己的東西,以減輕恐慌。而有時候,界手、打自己、飲酒等,也有可能想用一種身體感覺去替代另一種痛苦。對某些因創傷導致身體麻木的人士,界手是一種尋回「存在感」的方法。「自毀」的行為確實帶來更大的代價和傷害,但對於無助的人,在他們想到有效方法去處理問題之前,「自毀」就成了一種心理上「自我保護」機制。
「你再兜一圈 再兜一圈 不去面對
沉溺過去 成長也有程序
你跳出深淵 再折返深淵 不要面對
由它破碎 自毀哪有程序
內疚的深淵 竟是庭園 山長水遠
直線跟曲線 似靜態
卻有些死結 正在解
多想她聽到你 陷碎石細砂中 呼嗌」
《自毀的程序》柳應廷
柳應廷《自毀的程序》中,小克的詞正好刻畫了「自毀者」的心態。怕去面對將來,寧透過破壞,讓自己返回熟識的現狀,哪管它是否一個深淵。無力看現實,無力看未來,來自一個死結、一份內疚、一份害怕。
好人好者,無人想做「自毀」的行為。更重要是,這行為底下我們藏著什麼感受和需要。有受輔者向我分享,其實他每次向社工、老師求助,最怕就是沒有被好好關心和明白,便被對方責怪,或被送進急症室。每次求助,當事人都需要極大勇氣,一份深切的體恤,真誠的陪伴,往往可以令當事人感受到真切的安全,才有力量學習新的方法去幫助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