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繁體中文
- English
文: 葉思雅姑娘 (輔導組 心理輔導員)
離別,太匆匆。
當年教過我輔導的老師,同窗的社工同學,伴我成長的同事和好友,來不及的farewell,大家已經各散東西,天各一方。
道別的話,道謝的話,無法親口去說。一夜之間,大家就只好在whatsapp、signal、Facebook 、IG再說。活在同一天空下,距離是近,但也是遠。
「見山是山;見山不是山;見山還是山。」
這些年,大家也在離別中渡過。離別,成了日常。
離開一個地方、離開一份工作、離開一所學校、離開一段關係、離開一個時刻、離開一種想法、離開一種情緒;一部手機不見了、一間老店要結業了、小孩子要長大了、寵物要過身了、親人要離世了、一幢房子要賣了。
離別,每天也在我們生命中發生,這事兒,一點也不遙遠。
然而,在工具理性主導的商業世界裡,我們常以為物質、理性、以目標為本的策略,就是王道。我們傾向忽略了情感世界、心靈世界的呼聲。離別,係一個情感的歷程,我們都需要時間和空間,好好和一段關係道別;我們都需要往自己的心靈內望,擁抱離別、接受離別、面對離別,讓自己在離別中成長。
接受與承諾治療(ACT)中提到,接受情感經驗(acceptance)、活在此時此刻 (Being present) 及尋找生命價值(Values) 大概就是「離別的規矩」。開放自己,不作控制和逃避,留意此時此刻的自己,抓住生命的意義,迎向更廣濶與未可知的將來。
「離開這 玲瓏蝸居
行多遠 仍然心碎
山也似山 水仍是水
風已吹過 遺憾會漸退」《離別的規矩》
填詞人小克這幾句歌詞,很優美地描寫了離別的心情,「心碎」、「遺憾」總會出現,但它們都會隨風退去,離開與放手,是一個要不斷回顧和反思的過程。
「葉姑娘,我爸爸快死了,我接受不到!我係病房門外,我好辛苦!我可以點做?」
「嗯,好辛苦,這一刻好不容易。我在電話邊陪一陪你,試下留意呼吸,找個位置安穩坐下。定一定,再想想你還有什麼跟他說,又或者找一首音樂陪一陪爸爸。」
「我.....我想跟爸爸說,我很愛他。」
第二天,client的爸爸就這樣離開了,他心裡平靜。他告訴我,當他告訴爸爸「很愛他」時,爸爸的心跳加速了一點。爸爸似乎聽到了。
離別,是生命中必然面對的事。與其逃避,不去想,倒不如為「離別」做好準備,做多一點想像和反思。對生命送上一份敬意。